close

自己的旅行自己決定。

這是一句很直接又好像有點囂張的話,可我常常都想要脫口而出。

相較於身邊的朋友而言,我的自助旅行的經驗比較多一些。
雖說不上有多厲害,但比起沒經驗的朋友們當然綽綽有餘,所以當然也會有沒有經驗的朋友們會詢問或希望我能推薦行程。

可是說真的,在他們清楚自己的旅行目的是什麼之前,我也不知道怎麼推薦。

在計畫旅行之前,應該要先想想,這趟旅行的目的是什麼?什麼是你想要的?
自然風景?歷史人文?逛街血拚?美食小吃?節奏快?節奏慢?看得多?看得少?

必須要清楚自己喜歡的是哪些,才有辦法計畫啊。
如果你今天喜歡的就是瘋狂逛街購物,累了找咖啡廳喝下午茶,我卻跟你說我覺得那邊的風景很美你應該去看看,那這樣我的推薦是毫無意義,對你而言如同隔靴搔癢。
如果你想要悠閒漫遊,我卻推薦你一天走五個點,你應該會覺得我在找你麻煩。

我常常會和別人說,「『我覺得』這裡蠻好的」。
『我覺得』這三個字是在強調這是我主觀的感受,並不客觀,並不是每個人來到了這裡都會和我有同樣的想法。
所以我推薦只是依我自己經歷過的,或許別人去了會有和我不同的感受。

就像有時候上網查了很多別人的心得,或者看了旅遊書旅遊節目的報導,但實際自己走了一遭發現,自己看到的好像不如他們所表示的美好。
總不能說那是別人在欺騙自己吧?
每個人的眼睛裡看到的風景都是不同的別人的意見都只能是參考,不會是準則。

如果希望別人替你決定你旅行的一切,那就必須要承擔旅行中可能無法接受的部分。
就像大部分的我們選擇自助,就是因為不喜歡旅行社所安排緊湊卻又不深入,走馬看花又商業的行程;
大部分選擇旅行社安排的人們,就是因為不想要自己花時間去計劃安排。

每個人的選擇不同,無所謂好與壞。

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喜好。

所以才需要我們自己清楚我們對於這趟旅行的想法是什麼。

在計畫行程前我覺得可以先自己初步思考這三點:

1.旅行的重點。 EX:哪些是這趟旅行一定要吃的、看的。
2.
個人喜好。 EX:自己特別喜歡什麼,像我特別喜歡歷史人文,我就會安排古蹟等景點。
3.
定調旅行節奏。 EX:想要一天走很多點,或者隨興漫遊,又或者到了當地依當天心情調整。

 

當這些確定以後,再透過旅行書、部落格、網路資料去篩選自己的行程,或者也可以讓別人比較清楚怎麼推薦符合你的行程給你。
但真的切記,別人說的真的不一定就是這樣。
除了每個人主觀看法不同,很多地方也會隨著時間、觀光狀況、政策、文化等而改變,所以導致別人說的和自己所看到的不一樣,不在自己預期的想法之內。

不過旅行的特別之一,不就是總會有一些意外嗎?
不管如何,去了之後的點點滴滴,都會是這趟旅行的重要回憶。

自己的旅行自己決定,因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。

DSCN1038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idi 的頭像
    Didi

    Didi's Life and Serendipity

    Di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